读《清风传家》、《严以治家》有感

发布者:胡孟杰 牛家宝/文 /图 胡孟杰/审核 发布时间:2021-04-28浏览次数:105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微风细雨,润物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中甚至是几代人在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价值理念、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做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的创造家庭的好风气,使整个家庭及子女受益。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和基石,家家都有好的家庭风气,才能慢慢地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辈子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在对我们兄弟姐妹四人的教育上也没有什么大的道理,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要听话懂事”、“要懂礼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吃亏是福”、“在外边不要惹事”等平常的话语。清晰地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来客,父母从不让我们小孩子上桌,我们不理解,父母就会告诫我们说:“小孩子要有规矩,不然人家会在背后说闲话,说哪家哪家的小孩子没有教养,缺少管教”。在我读书的十几年里,父母自己不舍得吃穿,把省下来的钱甚至借钱供我学习,父母总说:“我们不识字,不懂教育,只希望你能好好地安心学习,将来有个好出路”。我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在奶奶的赡养问题上,我父母和几位叔叔婶婶之间从不彼此计较,把奶奶照顾得很周到,我奶奶在临终前,我父母和几位叔叔婶婶围在奶奶的床前直到奶奶安详的离去。现在父母年龄大了,每逢年节的时候,我们姐弟几个也会拿点零花钱给父母,但父母从来都是推来推去的不愿意拿,实在拗不过了,才会象征性的拿个两三百,“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了,上有老下有小,年轻人花钱的地方又多,我们老两口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人老了要那么多钱也没处花”,这是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儿女心里明白,不是父母不愿意拿,是二老心疼我们,不愿意增加儿女的负担而已。

父母的勤、俭、孝、爱”也在无形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父母在合肥帮我们照顾孩子,一日三餐,洗洗刷刷,不辞辛劳,我和爱人平日里也是尽己所能地照顾好父母,晚上下班回到家后会尽量抽时间多做点家务,减轻父母的担子。我妹妹的婆婆在最后的几年里卧病在床,我妹妹从没有嫌弃过婆婆,一日三餐亲自喂饭喂药,帮婆婆洗澡洗衣服,就连我妹婿都感动地说:“自己亲生的儿子女儿没有做到的事,儿媳妇却做到了”。我姐姐的婆婆患有糖尿病,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婆婆,我姐姐姐夫特地从宁波回六安老家打工,我姐姐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婆婆照顾好,然后再去忙其他的家务,日复一日,从不抱怨。

我爱人是安徽交控集团的一名收费站站长,平时经常驻守单位,很少回家,遇到恶劣天气或者节假日,更是不分昼夜的守在单位一线,保通保畅。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爱人能够做到廉洁自律,从没有接受过别人的请吃、礼物,从未拿过单位的一分一物。我和爱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床头放有一本《党章》,不时的拿过来看一看,学一学,也会经常在一起谈论一下时政,比如十九届五中全会、疫情防控、反腐倡廉等,会彼此勉励对方讲规矩、守纪律、明底线。

现在我自己的孩子也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从不在孩子面前摆家长式作风,每当孩子调皮犯错时,我都会弯下腰或者蹲下来与他心平气和地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并严肃地告诉他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让他慢慢懂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我和爱人会自觉地把手机收起来,陪孩子一起看书、学习。

现在的年轻夫妻生活压力大,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把工作生活中的琐事和情绪带到家庭中去,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学会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让不好的情绪影响到家庭生活,尤其是在父母孩子面前,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爱与被爱、和谐与温暖,让父母感受到来自于儿女的孝与关怀、明理与感恩。(作者:牛家宝 )